呼蘭河傳 - 第5章 第07段

第二天小團圓媳婦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,第三天,第四天,也都是昏昏沉沉的睡著,眼睛似睜非睜的,留著一條小縫,從小縫裡邊露著白眼珠。
家裡的人,看了她那樣子,都說,這孩子經過一番操持,怕是真魂就要附體了,真魂一附了體,病就好了。不但她的家裡人這樣說,就是鄰人也都這樣說。所以對於她這種不飲不食,似睡非睡的狀態,不但不引以為憂,反而覺得應該慶幸。她昏睡了四五天,她家的人就快樂了四五天,她睡了六七天,她家的人就快樂了六七天。在這期間,絕對的沒有使用偏方,也絕對的沒有採用野藥。
但是過了六七天,她還是不飲不食的昏睡,要好起來的現象一點也沒有。
於是又找了大神來,大神這次不給她治了,說這團圓媳婦非出馬當大神不可。
於是又採用了正式的趕鬼的方法,到紮彩鋪去,紮了一個紙人,而後給紙人縫起布衣來穿上,──穿布衣裳為的是絕對的像真人──擦脂抹粉,手裡提著花手巾,很是好看,穿了滿身花洋布的衣裳,打扮成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。用人抬著,抬到南河沿旁邊那大土坑去燒了。
這叫做燒「替身」,據說把這「替身」一燒了,她可以替代真人,真人就可以不死。
燒「替身」的那天,團圓媳婦的婆婆為著表示虔誠,她還特意的請了幾個吹鼓手,前邊用人舉著那紮彩人,後邊跟著幾個吹鼓手,嗚咓噹、嗚咓噹的向著南大土坑走去了。
那景況說熱鬧也很熱鬧,喇叭曲子吹的是句句雙。說淒涼也很淒涼,前邊一個紮彩人,後邊三五個吹鼓手,出喪不像出喪,報廟不像報廟。
跑到大街上來看這熱鬧的人也不很多,因為天太冷了,探頭探腦的跑出來的人一看,覺得沒有什麼可看的,就關上大門回去了。
所以就孤孤單單的,淒淒涼涼在大土坑那裡把那紮彩人燒了。
團圓媳婦的婆婆一邊燒著還一邊後悔,若早知道沒有什麼看熱鬧的人,那又何必給這紮彩人穿上真衣裳。她想要從火堆中把衣裳搶出來,但又來不及了,就眼看著讓它燒去了。這一套衣裳,一共花了一百多吊錢。於是她看著那衣裳的燒去,就像眼看著燒去了一百多吊錢。
她心裡是又悔又恨,她簡直忘了這是她的團圓媳婦燒替身,她本來打算唸一套禱神告鬼的詞句。她回來的時候,走在路上才想起來。但想起來也晚了,於是她自己感到大概要白白的燒了個替身,靈不靈誰曉得呢!

呼蘭河傳 - 第5章 第08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