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蘭河傳 - 第4章 第03段

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。
那邊住著幾個漏粉的,那邊住著幾個養豬的。養豬的那廂房裡還住著一個拉磨的。
那拉磨的,夜裡打著梆子通夜的打。
養豬的那一家有幾個閒散雜人,常常聚在一起唱著秦腔,拉著胡琴。
西南角上那漏粉的則歡喜在晴天裡邊唱一個《嘆五更》。
他們雖然是拉胡琴、打梆子、嘆五更,但是並不是繁華的,並不是一往直前的,並不是他們看見了光明,或是希望著光明,這些都不是的。
他們看不見什麼是光明的,甚至於根本也不知道,就像太陽照在了瞎子的頭上了,瞎子也看不見太陽,但瞎子卻感到實在是溫暖了。
他們就是這類人,他們不知道光明在那裡,可是他們實實在在的感得到寒涼就在他們的身上,他們想擊退了寒涼,因此而來了悲哀。
他們被父母生下來,沒有什麼希望,只希望吃飽了,穿暖了。但也吃不飽,也穿不暖。
逆來的,順受了。
順來的事情,卻一輩子也沒有。
磨房裡那打梆子的,夜裡常常是越打越響,他越打得激烈,人們越說那聲音淒涼。因為他單單的響音,沒有同調。

呼蘭河傳 - 第4章 第04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