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蘭河傳 - 第3章 第07段

祖母死了,我就跟祖父學詩。因為祖父的屋子空著,我就鬧著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。
早晨唸詩,晚上唸詩,半夜醒了也是唸詩。唸了一陣,唸困了再睡去。
祖父教我的有《千家詩》,並沒有課本,全憑口頭傳誦,祖父唸一句,我就唸一句。
祖父說:
「少小離家老大回……」
我也說:
「少小離家老大回……」
都是些什麼字,什麼意思,我不知道,只覺得唸起來那聲音很好聽。所以很高興的跟著喊。我喊的聲音,比祖父的聲音更大。
我一唸起詩來,我家的五間房都可以聽見,祖父怕我喊壞了喉嚨,常常警告著我說:
「房蓋被你抬走了。」
聽了這笑話,我略微笑了一會工夫,過不了多久,就又喊起來了。
夜裡也是照樣的喊,母親嚇唬我,說再喊她要打我。
祖父也說:
「沒有你這樣唸詩的,你這不叫唸詩,你這叫亂叫。」
但我覺得這亂叫的習慣不能改,若不讓我叫,我唸它幹什麼。每當祖父教我一個新詩,一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,我就說:
「不學這個。」
祖父於是就換一個,換一個不好,我還是不要。
「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, 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」
這一首詩,我很喜歡,我一唸到第二句,「處處聞啼鳥」,那處處兩字,我就高興起來了。覺得這首詩,實在是好,真好聽,「處處」該多好聽。
還有一首我更喜歡的:
「重重疊疊上樓台,幾度呼童掃不開。 剛被太陽收拾去,又為明月送將來。」
就這「幾度呼童掃不開」,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,就唸成西瀝忽通掃不開。
越唸越覺得好聽,越唸越有趣味。
還當客人來了,祖父總是呼我唸詩的,我就總喜唸這一首。
那客人不知聽懂了與否,只是點頭說好。

呼蘭河傳 - 第3章 第08段